主页 > 姓氏大全 >

禤姓的来源 禤氏的姓氏源流

2019-07-22 19:07 作者:admin TAG:

禤姓

xuān

禤姓

姓氏:禤
拼音:xuān
人口:约 2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第 627 位。
位于人姓之后,仪姓之前。

禤姓的来源

禤姓主要源自:姬姓。

禤姓禤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人文始祖黄帝的后代北宫禤,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禤氏起源于黄帝之后北宫禤,其后裔在商朝时期封有两个方国:一个在今山西省长治市,另一个在今山东省郓城县。周武王姬发灭殷商之后,这两个小方国也随之灭亡,国人向四处迁移,后来迁移到齐国境内,居于今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野鸭屯。后在战国末期随着躲避战乱的迁徙大流向长江以南迁移,当时南迁的一百四十三个姓氏:族人中,禤氏赫然在列。该禤氏一支移居于广东南雄珠玑港一带,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又由南雄珠玑港迁居广州府属南海三都丰湖坊,后再分迁居于福建、三水、清远等地。

明朝永乐年间,居住于广东三水等地的该支禤氏族人又因经商而留居于广西横县,后因避兵祸又有迁居灵山,或出任广西为官等原因,而逐渐迁到广西上思地区扎根定居,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禤氏的姓氏:读音作xuān(ㄒㄩㄢ)。

禤姓禤姓起源二

源于赐姓,出自东汉初期汉光武帝给将领纯旺的赐姓,属于帝王赐姓为氏。据相传:禤氏系封建帝王所赐的一个姓氏,禤氏的得姓始祖叫纯旺,系东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的裨将。在汉光武帝刘秀执政时期的东汉建武十七春(公元41年),纯旺随马援南征交趾(今越南)。纯旺、黄万定(均为山东省青州人),授命为马援大军的前锋,因功绩卓著,于次年得胜还军,马授将纯旺、黄万定等人之战功一一申报皇上。汉光武帝很高兴,召见了纯旺,当面给予封赏。刘秀问道:“你的功劳可是不小呀,想当个什么官呢?”憨厚的纯旺一时想不出官阶名称,便说:“那就请皇上封个大大的官儿给我当吧”。当时不知是由于方言所造成的发音不同,抑或皇上听走了耳,结果把“大大”听成“代代”。当时汉光武帝心情特好,当即说:“好!你要当个代代官吗?那就封你为平夷大夫,钦州世袭时罗都总守。”汉光武帝接着说:“这与一般类似此官阶的人不同啊,你可以有事随时入朝面君陈奏。现赐你朝服一套,穿起来,出入朝门通行无阻。”一旁的宦官就将装在盒子里的一套武将朝服递给了纯旺。纯旺受到封准后,突然想到自己原是放牛娃出身,别人都说他姓牛,实际上有名无姓。若能得到皇上开金口赐个姓,也是极其荣幸的,因此,便又奏请赐个姓氏。

刘秀便赐他姓“禤”,从此,禤氏一族出现了,纯旺就是该支禤氏的鼻祖,禤纯旺后来世袭镇守南疆,后裔子孙世居于广西防城地区,世代相传至今。要注意的是,该支禤氏的姓氏:读音作qiān(ㄑㄧㄢ),明显不同于其他禤氏族人。

禤姓禤姓起源三

源于改姓,出自西汉早期南越王赵佗之后,属于避难改姓为氏。赵佗,公元前?~前137年待考,恒山郡真定人(今河北正定),秦王朝的著名将领。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即开发岭南的第一人。赵佗在秦末汉初(公元前203年/公元前203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成为南越国第一代南越王,公元前203~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以后“赵佗归汉”,使整个岭南地区正式列人中国统一的版图。以番禺为国都,将原任嚣城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增筑为周长十里赵佗城(今广东广州中山四、五路一带),大力传播中原文化,推广先进的农耕技术,提倡与中原通商,活跃经济,发展生产;推行民族和睦政策,协调越族人内部各族之间关系,与民休息。西汉王朝于(公元前206年)建立后的西汉高祖刘邦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汉高祖派大臣陆贾出使南越,承认南越为汉王朝诸侯国地位和南越王的称号。

禤姓汉文帝

西汉惠帝七年(公元前188年),汉惠帝刘盈病逝,吕后当政。她对南越采取“别异蛮夷”政策:下令边关互市之地禁止向南越出售铁器和农具,马牛羊等牲畜只能出卖雄的,禁止卖雌的,以使其无法繁衍等。当时南越正处于开发阶段,吕后的措施直接阻碍了南越生产力的发展和中原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为此,赵佗曾三次遣使到京城长安,要求取消禁令,但均遭拒绝,使者也全被扣留;以后又听说他在北方父母的坟墓被掘,亲属被捕受罚,遂与汉朝断绝来往,自称“南越武帝”,用天子礼仪,乘黄屋左纛,同时出兵攻打汉长沙王属地,与汉朝对峙。吕后派周灶、陈濞率军征讨,但到南岭边境,军中瘟疫流行,汉军无功而返,赵佗扬威南陲。以后,赵佗交结闽越、西瓯等族,势力扩展到东南万余里,汉文帝即位后,对南越实行安抚政策,为赵佗在真定的祖坟置守邑,岁时祭祀,征召他的宗亲昆弟,给予尊官厚赐,又派陆贾出使南越,劝赵佗放弃帝号。经过谈判,双方言归于好,赵佗同意放弃“武帝”谮称,重新臣服于汉。

禤姓汉武帝

汉武帝刘彻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即位后,南越王赵胡谨奉藩职,并遣太子赵婴齐到长安为天子宿卫。赵婴齐娶汉女邯郸樛氏,生子赵兴。后赵婴齐回国继承王位,但仍想保持南越对汉朝的独立性。汉武帝屡次遣使要他入朝,赵婴齐均称病不往,只派其子赵次公入侍。赵婴齐逝世后,赵兴即位,樛氏为太后。西汉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派使者安国少季宣谕赵兴与太后入朝,与内地诸侯王一样;同时令卫尉路博德率兵屯驻桂阳(今广东连县),接应使者,以示威慑。樛太后欲倚汉威,与安国少季私通,劝赵兴举国内属,赵兴年少,听从其意见,于是通过使者上书,愿列位同内诸侯,三年一期,废除汉与南越边境上的关口。汉武帝闻报大悦,赐赵兴南越丞相银印及内史、中尉、太傅印,其余官吏由赵兴自置;并在当地推行汉法,改其旧制,废除黥、劓等肉刑,令使者安国少季留镇南越。赵兴与太后整理行装,准备入朝,但此举遭到丞相吕嘉的反对。吕嘉在南越任三朝丞相,其宗族任长吏者有七十多人,势力很大;其男皆娶王室女子,其女全嫁王室男子。吕嘉害怕归附汉朝后,自己的权势地位会受到削弱,南越诸大臣也害怕内附会失去既得利益。吕嘉多次谏止赵兴内属,未获成功后便图谋叛乱。赵兴与太后恐被吕嘉所制,便与安国少季密谋在宴会上诛杀吕嘉,因安国少季临事怯懦而失败,双方关系紧张。汉武帝闻知此事后,并没有引起重视,仅派大将韩千秋与樛太后的弟弟樛乐率两千人入南越援助。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农历4月,吕嘉通令南越全国公开叛乱,与弟弟率军攻进宫中,杀死赵兴、樛太后及安国少季,遣人告知苍梧的越族秦王及其所属郡县,立南越明王庶子赵越之妻所生之子、术阳侯赵建德为王。又下令边邑开道给食,诱汉军深入,将韩千秋所部全军歼灭,并发兵守住边塞要地。汉武帝闻报后大怒,抚恤了韩千秋、樛乐的家属,封韩延年为成安侯、樛广德为袭侯;并下诏赦免罪人为士卒,征发江淮以南水师十万征讨南越。同年秋天,西汉王朝遣四路大军汇攻南越都城番禺。

禤姓禤姓出现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农历10月,楼船将军杨仆率军数万先破番禹城北要塞石门,与伏波将军路博德会师后,分别从东南、西北两面,攻破番禺。吕嘉与南越王赵建德乘夜率数百人入海,路博德率汉军一直追赶,最终将其擒获。闻汉兵到,南越国的苍梧王赵光、揭阳令史定自动投降,桂林监居翁也晓谕瓯骆王率十多万人投降汉朝,以后他们都被汉武帝封为列侯。至此,汉武帝派出的另外二路人马还没到达岭南,南越全境已被征服,南越国彻底灭亡。传说,该支禤氏,就是南越王赵氏家族的后人为了纪念先祖南越王赵佗,而改姓为禤氏,且一直定居于岭南,世代相传至今。将“禤”字拆开分析:“示”偏旁,即王者,古代王者的讲话、发诏即称“示”;“四”构件,代指四海;“羽”构件,代指王者的龙袍。这三个偏旁构件合起来,就是“禤”。

该支禤氏的姓氏:读音作xuān(ㄒㄩㄢ)。

禤姓改姓源

源于改姓,出自元明之际难民之后,属于避难改姓为氏。传说,该禤氏族人的祖先在元明之际为躲避白莲红巾军,因此隐居于乡野,取《百家姓》中没有的“禤”字为姓氏,以避灾祸。其后子孙繁衍,皆称禤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禤氏的姓氏:读音作xuān(ㄒㄩㄢ)。

源于改姓,出自明朝初期军籍之后,属于会意拼字为氏。传说,该支禤氏家族在元朝以前一直是武宗世家,即世代将门之家。族人在明朝洪武年间从军归户,报户籍时即称取“禤”为姓氏。之所以立“禤”字为姓氏,是为了纪念将军祖先之意,即以古代将军的“示”字旗为“禤”字的偏旁,禤字右上角的“四”代指将军背后的四面令旗,右下角的“羽”代指将军的铠甲。

由此,形成了一支禤氏家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禤氏的姓氏:读音作xuān(ㄒㄩㄢ)。

禤姓的分布

禤氏是一个古老的汉族姓氏,但在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前五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五百八十四位,以青州和南越郡为郡望。两个方国灭亡后向四处迁移,后来迁移到齐国。居于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野鸭屯。南迁的143姓中,禤姓赫然在列,移居于广东。到了元末明初之时,广东三水等地的禤姓人或做生意,或为避兵祸或因到广西为官等原因而迁到广西定居。另:东汉光武帝时,马援部将禤纯旺随马援平定二征,世袭镇守南疆,后裔世居于广西。故禤氏主要分布在两广地区。

南宋咸淳年间(公元1265~~1274年),始由南雄珠玑港迁居广州府属南海三都丰湖坊,又迁居于福建、三水、清远。明永乐时,又因经商者而留居广西横县,后又有迁居灵山。禤氏发祥于防城县,就是现今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就其历史沿革而言,是从防城、上思两县演变而来的。禤顺明在《禤姓源流及木崀分支历史初考》中认为:禤姓到明朝时期才有记载,极可能从杨姓中分化从来的。依据是:一禤氏族规禁与杨姓通婚;二有祖上传说明朝老祠堂祖牌刻有由杨姓分立出来的记载。禤姓的粤北三连共有一千三百余人,分布:连州湟村七百多人、保安镇二百多人,连山上草一百多人,连南寨脚村近二百人,寨岗铁坑和寨南木崀村共二百多人。禤氏在连山太保黑山金鸡咀村尚有一百多人。有人认为,关于“立禤字是为纪念先祖南越王赵佗”的说法比较可信。现在不少禤氏祠堂或神龛上书的多是“南越郡”字样。因为各种原因,禤氏一族的长辈都说不清楚这“南越郡”是甚意思,只知道是先辈留下来的。

经多年的迁徙,中国大陆禤氏多分布于两广、湖南、上海、北京等地区;台湾、香港等也有分布。海外的禤氏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法国等。纯旺公平二征后,留守,故一支在防城,防城的禤氏也有不少迁居上思。

禤姓的郡望

青 州:青州得名甚早,在古代是《禹贡》中的“九州”之一,位于今山东半岛中部,大体指泰山以东至渤海的广大区域。《禹贡》中记载:“海岱惟青州”。上古时期为东夷之地。至夏、商王朝时期,先后为爽鸠氏、季则氏、逄伯陵氏所据。西周初期封吕尚为齐侯,地始归于齐国,之后历春秋战国之世,均为齐国所属。西汉武帝元封五年(乙亥,公元前106年)设青州刺史部,驻广县。东汉时期为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在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北部,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西晋怀帝永嘉五年(辛未,公元311年),曹嶷弃广县,筑广固,为青州刺史治。东晋安帝隆安三年(己亥,公元399年),慕容德攻陷广固,定为南燕国都,这也是山东唯一一个作为朝代首都的地方。后南朝宋武帝刘裕灭南燕政权,夷广固,筑东阳城,置北青州刺史治于此。北魏献文帝皇兴三年(己酉,公元469年)拔东阳城,仍为青州刺史治。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丁酉,公元517年)增筑东阳城南郭,即南阳城。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丁丑,公元557年)迁益都县治于东阳城,移青州府治于南阳城。隋朝时期为青州总管府治,后改为北海郡治。唐朝初期复为青州总管府治,后又改为北海郡治。宋朝时期为京东东路路治。金国时期为山东东路益都总管府治。元朝时期为山东东西道宣慰司治。明、清两朝时期,为青州府治。民国时期为益都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青州归昌潍地区(今山东潍坊)管辖,1986年撤县改为青州市。2003年全市辖六个街道、十五个镇,即王府街道、益都街道、昭德街道、王母宫街道、东坝街道、云门山街道、弥河镇、王坟镇、五里镇、庙子镇、邵庄镇、普通镇、东高镇、高柳镇、朱良镇、何官镇、口埠镇、东夏镇、谭坊镇、郑母镇、黄楼镇;山东青州经济开发区。

南越郡:亦作南粤郡,即今两广(广东、广西)之地,治所在番禺(今广东番禺)。东汉时期兼指南越、闽越。秦朝末期,南海龙川令(今广东龙川)赵佗兼并桂林、南海、象三郡地(今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地),自立为南越武王。汉朝初期,南越虽对汉称臣,实为一割据政权。赵佗死后,三传至其五世孙赵兴为王,汉武帝要统一南越地区,于汉元鼎四年(丁卯,公元前114年)派遣使者安国少季、终军等去招抚赵及其母王太后樛氏入朝。南越王赵兴及王太后都同意归附内属,但丞相吕嘉坚决反对,起兵杀死了南越王、王太后和汉使。汉武帝于汉元鼎五年(己巳,公元前112年)秋发兵十万攻南越,于次年冬俘获吕嘉,平定南越全境。汉武帝曾封闽越贵族余善为东越王,吕嘉反汉时余善曾与通谋。至汉元鼎六年(乙丑,公元前111年)秋,余善又起兵杀汉军三名校尉,于是汉武帝再命大军往讨,至汉元封元年(辛未,公元前110年),东越贵族杀余善请降,事平。此后南越国消,其境被置为南越郡。

防城县: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就其历史沿革而言,是从防城、上思两县演变而来的。防城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防城的先民就已在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生息、繁衍。先秦时期,防城地区属于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归秦置之象郡所辖;汉朝时期为合浦郡地,三国至晋朝时期仍属于合浦郡地(三国期间为吴国辖地);南朝宋、齐时期为宋寿县地,属交州管辖,梁、陈时为宋京郡安京县地,属安州管辖;隋、唐朝时期为钦州辖地。宋朝时期仍隶属钦州管辖,并开始有“防城”之称。元、明、清三朝隶属钦州或廉州;至清朝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划出钦州西部设置防城县,隶属广东省。民国时期至解放初,仍属广东省辖。防城县在1951~1955年6月划属广西壮族自治区,1955年7月~1965年7月复归广东省。其间,1957年将防城县划分为十万大山僮族瑶族自治县、防城县;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十万大山僮族瑶族自治县更名东兴各族自治县,1958年12月,防城县、东兴各族自治县合并后,称东兴各族自治县,县城设在东兴镇。1965年8月,东兴各族自治县又划归广西壮族自区。1978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县城从东兴镇迁到防城镇,县名改为防城各族自治县。1984年国务院批准防城港区与北海市等一起列为全国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1985年3月,中国共产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设立地级编制的防城港区,直接由自治区领导。上思县历史悠久,至少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活动。秦朝以前,上思属百越之地;秦朝时期属象郡;西汉时期羁縻于合浦郡;东汉至三国时期属郁林、合浦二郡地;晋朝时期属晋兴郡地;隋朝时期曾一度置镇守,不久复属郁林郡地。到了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初在今上思境内东北部设羁縻上思州,“上思”的名称从此使用。解放后,仍称为上思县,1950年属南宁专区,1951年属龙州专区,1952年7月划属钦州专区,1953年12月又从钦州专区划给了桂西壮族自治州的邕宁专区,1958年12月,归属南宁专区,1965年8月至1993年4月属钦州地区。1993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防城各族自治县和防城港区,设立防城港市(地级),以原防城各族自治县和防城港区的行政区域为防城港市的行政区域,将钦州地区的上思县划归防城港市领导。防城港市辖防城、港口两个区和上思县。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原东兴经济开发区(县级市)划归防城港市领导,按处级建制管理。防城港市辖港口区、防城区、上思县和东兴市(县级市)。东兴市(东兴开发区)位于防城港市南部,现辖东兴,江平两个镇,二十五个行政村和五个行政街,是我国通向东南亚唯一最便捷的水陆门户。1989年中越关系改善以来,两国商业往来日盛,国内外商贾云集此地,东兴成了中越边境贸易最活跃的地方。

禤姓的堂号

青州堂:以望立堂。

南越堂:以望立堂。

防城堂:以望立堂。

禤姓的姓氏源流

一、xuā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上海,湖北之武汉,广西之荔浦、灌阳,贵州之三都等地有分布。汉族、水族、壮族有此姓。《中文大字典》亦收载,其注引《字汇》云:“‘禤’,姓也。”《姓氏考略》据《通雅》注云:“禤,音‘喧’,广东多此姓。”(按:《姓氏考略》注“禤”云:“亦作‘禢’,音‘达’。望出南越。”误。禤、禢,当为二姓,音、形皆异。)明代有禤明德,保昌人,宁国知府。

二、

禤姓分布:湖北武汉、上海、台湾高雄、嘉义、台东、广东顺德、广州、从化、清远、广西融水、防城、苍梧、灵山、宁明、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禤姓起源:见《篇海》、《字汇》。禤纯旺,汉建武17年禆将,随马援征征侧、征贰,后留守防城,为禤姓始祖,见《防城县志》。

禤姓名人:

禤元祖,明时南海寇,见《明史·张祐传》。

郡望:南越。

变化:亦作褟,褟音达而禤音喧,见《通雅》。

来源:www.cnbjx.com/xingshi/xuan_3023.html

相关知识

  • 递姓的来源 递氏的姓氏源流

    dì递姓 姓氏递〔 遞 〕 拼音dì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624 位。 位于弁姓 之后,盟姓 之前。 递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2624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 2019-08-19

  • 恭姓的来源 恭氏的姓氏源流

    gōng恭姓 姓氏恭 拼音gōng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439 位。 位于旃姓 之后,栋姓 之前。 恭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439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 2019-08-18

  • 亢姓的来源 亢氏的姓氏源流

    kàng亢姓 姓氏亢 拼音kàng 人口约 6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第 492 位。 位于信姓 之后,藩姓 之前。 亢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492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3652007年无2006年... 2019-07-08

  • 此姓的来源 此氏的姓氏源流

    cǐ此姓 姓氏此 拼音cǐ 人口约 3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009 位。 位于油姓 之后,骞姓 之前。 此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009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无... 2019-08-20

  • 项姓的来源 项氏的姓氏源流

    xiàng项姓 姓氏项〔 項 〕 拼音xiàng 人口约 69 万〔 常见姓氏 〕 排名第 194 位。 位于宫姓 之后,闵姓 之前。 项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94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197200... 2019-06-30

  • 工姓的来源 工氏的姓氏源流

    gōng工姓 姓氏工 拼音gōng 人口约 2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064 位。 位于散姓 之后,夺姓 之前。 工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064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 2019-08-18

  • 冮姓的来源 冮氏的姓氏源流

    gāng冮姓 姓氏冮 拼音gāng 人口约 5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900 位。 位于酒姓 之后,院姓 之前。 冮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900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无... 2019-08-19

  • 闭姓的来源 闭氏的姓氏源流

    bì闭姓 姓氏闭〔 閉 〕 拼音bì 人口约 2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第 625 位。 位于竹姓 之后,人姓 之前。 闭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625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3992007年无... 2019-08-23

  • 淡姓的来源 淡氏的姓氏源流

    dàn淡姓 姓氏淡 拼音dàn 人口约 1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第 692 位。 位于禚姓 之后,更姓 之前。 淡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692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38... 2019-08-20

  • 藤姓的来源 藤氏的姓氏源流

    téng藤姓 姓氏藤 拼音téng 人口约 1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第 711 位。 位于杞姓 之后,肇姓 之前。 藤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711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无... 2019-07-17

  • 马姓的来源 马氏的姓氏源流

    mǎ马姓 姓氏马〔 馬 〕 拼音mǎ 人口约 1910 多万〔 最常见姓氏 〕 排名第 13 位。 位于孙姓 之后,朱姓 之前。 马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32018年132014年132013年132007年... 2019-06-19

  • 挥姓的来源 挥氏的姓氏源流

    huī挥姓 姓氏挥〔 揮 〕 拼音huī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702 位。 位于耕姓 之后,击姓 之前。 挥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2702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 2019-08-13

  • 竹姓的来源 竹氏的姓氏源流

    zhú竹姓 姓氏竹 拼音zhú 人口约 2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第 624 位。 位于员姓 之后,闭姓 之前。 竹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624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无... 2019-07-13

  • 旬姓的来源 旬氏的姓氏源流

    xún旬姓 姓氏旬 拼音xú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960 位。 位于枯姓 之后,臣姓 之前。 旬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960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 2019-07-16

  • 遆姓的来源 遆氏的姓氏源流

    tī遆姓 姓氏遆 拼音tī、dì 人口约 3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979 位。 位于恒姓 之后,节姓 之前。 遆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979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 2019-08-04

  • 車姓的来源 車氏的姓氏源流

    chē車姓 姓氏車 拼音chē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302 位。 位于孽姓 之后,鈴姓 之前。 車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2302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 2019-08-20

  • 酉姓的来源 酉氏的姓氏源流

    yǒu酉姓 姓氏酉 拼音yǒu 人口约 1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309 位。 位于溪姓 之后,笑姓 之前。 酉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309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无... 2019-07-13

  • 蹇姓的来源 蹇氏的姓氏源流

    jiǎn蹇姓 姓氏蹇 拼音jiǎn 人口约 3 万〔 罕见姓氏 〕 排名第 556 位。 位于綦姓 之后,宛姓 之前。 蹇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556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无... 2019-08-13

  • 宁姓的来源 宁氏的姓氏源流

    níng宁姓 姓氏宁〔 寧 〕 拼音níng 人口约 68 万〔 常见姓氏 〕 排名第 197 位。 位于阮姓 之后,应姓 之前。 宁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97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1402007年... 2019-06-30

  • 白马姓的来源 白马氏的姓氏源流

    bái白mǎ马姓 姓氏白马〔 白馬 〕 拼音bái mǎ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192 位。 位于伉姓 之后,歪姓 之前。 白马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21922018年无2014年... 2019-06-24

  • 杭姓的来源 杭氏的姓氏源流

    háng杭姓 姓氏杭 拼音háng 人口约 21 万〔 常见姓氏 〕 排名第 320 位。 位于茹姓 之后,闻姓 之前。 杭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320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3502007年无2006年... 2019-06-30

  • 翠姓的来源 翠氏的姓氏源流

    cuì翠姓 姓氏翠 拼音cuì 人口约 1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320 位。 位于鬲姓 之后,囤姓 之前。 翠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320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无... 2019-08-20

  • 谷梁姓的来源 谷梁氏的姓氏源流

    gǔ谷liáng梁姓 姓氏谷梁〔 穀梁 〕 拼音gǔ liáng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709 位。 位于头姓 之后,爬姓 之前。 谷梁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7092018年无... 2019-08-04

  • 细姓的来源 细氏的姓氏源流

    xì细姓 姓氏细〔 細 〕 拼音xì 人口约 1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298 位。 位于锦姓 之后,蒉姓 之前。 细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298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 2019-07-16

  • 亳姓的来源 亳氏的姓氏源流

    bó亳姓 姓氏亳 拼音bó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774 位。 位于案姓 之后,沧姓 之前。 亳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2774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无... 2019-08-23

  • 郝姓的来源 郝氏的姓氏源流

    hǎo郝姓 姓氏郝 拼音hǎo、hè、shì 人口约 380 多万〔 最常见姓氏 〕 排名第 87 位。 位于段姓 之后,顾姓 之前。 郝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872018年872014年902013年89200... 2019-06-25

  • 拆姓的来源 拆氏的姓氏源流

    chāi拆姓 姓氏拆 拼音chāi、chè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570 位。 位于倍姓 之后,纯姓 之前。 拆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2570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 2019-08-20

  • 杷姓的来源 杷氏的姓氏源流

    bā杷姓 姓氏杷 拼音bā、pá、bǎ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977 位。 位于视姓 之后,般姓 之前。 杷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2977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 2019-08-23

  • 按姓的来源 按氏的姓氏源流

    àn按姓 姓氏按 拼音àn 人口不足千人〔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2062 位。 位于黒姓 之后,賈姓 之前。 按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2062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无... 2019-08-23

  • 答姓的来源 答氏的姓氏源流

    dá答姓 姓氏答 拼音dá 人口约 2 千〔 稀有姓氏 〕 排名第 1080 位。 位于盈姓 之后,旋姓 之前。 答姓 百家姓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时间 排名 最新10802018年无2014年无2013年无2007年无2006年无... 2019-08-19